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中心小学“小树苗”课程体系助推学生多元发展
中国网讯 踏进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中心小学,“咚咚锵!咚咚锵!”富有节奏的声音回响着,一排排身穿校服的学生们整齐有序地打着腰鼓。“小小树苗迎风扬”“蕴知识灵气,成森林样态”等色彩斑斓别致有型的字样映入眼帘,这就是腊市镇中心小学“小树苗”课程体系的展示墙。
每到周五的延时课,校园里都呈现出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这时是属于全体师生的腰鼓“专属时间”,这项特色教学自2018年引入至今,几年的发展,腰鼓队已成为该校一面亮丽的旗帜。
据了解,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校自2023年起,围绕培养博学有识、生长有力、担当有为的未来栋梁之才的课程目标,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以人为本,同生共长,探索建立了“小树苗”课程体系,以树木生长为基本概念,下设“根、树、林”课程群,开发了“百鸟争鸣书香节”、“春风化雨科创节”等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课程活动,以及轮滑、针织、美术、魔方、书法、舞蹈等35个社团,内容既包括传统傩文化、武术、国画等,也有启发创新的信息技术、理财、机器制造等,皆配备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教师,为学生提供创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选课在扩展,兴趣在培养,特色教学活动则在向精品化优质化发展。该校的特色腰鼓教学就是精品化特色教学活动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引入至今,该校将腰鼓教学普及各年级、各年龄段学生,只要天气允许,周五的延时课上,全校900多名学生齐聚操场进行集体训练,集中练习完基本鼓点后,由各班老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班分层训练,一年级的老师教新入门的学生基本鼓点“九点”的打法;二、三年级的孩子们在六年级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学习敲花样鼓点;精英表演队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音乐节奏鼓点。
刚开始,有的家长对开设众多社团活动的做法,特别是全体师生学习腰鼓的教学活动,并不完全赞同,但经过几次学校组织的成果展示,发现不仅能丰富课余生活,还能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到现在,大家都很赞同学校的这种做法,还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让学生们回归乡土、走出校园,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学习者、合作者、探究者、创造者。”腊市镇中心小学校长易海发说道。
独木不成林,强调对话、生成合作,从该校的教学活动、课程安排中了解到,鼓励教学回归乡土,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和综合实践,培养学生人文情怀、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能力,是该校一直以来坚持探索的重中之重。
越过操场,能看到一片别致新颖的树状土地,那是学校开设的“劳动基地”,里面以树叶形状单独成块,分班承包,进行种植劳作,开创“绿色家园”、“青青乐园”、“森林美食”等系列实践课程,“绿水青山劳动节”等活动,鼓励学生组团参与,让学生在观察、亲身体验、劳动实践中走出教室,体会劳动的快乐。
除此之外,该校“小树苗”课程体系倡导“共生”的教育,讲求开放融通,实现生命的互联,通过走进生活、走进田野、走进社会,直面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学校会定期组织培养“小小宣传员”作为志愿者,跟随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一起,走街入户宣传反诈、禁毒、防溺水等知识,“小小宣传员”们可通过快板传颂、手工制作宣传册等方式自由发挥,参加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当中,这样的学习驱动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思考社会事业性问题、提出想法、学会合作。而周边的居民显然已经习惯了“小小宣传员”的身影:“这种经历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得可贵的,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会性问题的探究,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能让他们更有社会责任感、道德感。”
“固本成人,适性成才”,该校的“小树苗”课程体系已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体现出对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理解,多次迎接市、区领导检查调研,获得了区领导和专家的指导肯定,并逐步成熟,颇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