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融入赣南红色文化的“以点撬面”拓展式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赋能专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4-03-12 16:52: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近年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树牢“所有教学课程都要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育人理念,同向同行完善“三全育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大思政课”建设格局。

image.png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的中观实践层面,因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人文包容性,及与“立德树人”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在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将大学语文这门人文素养通识课作为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实践阵地。通过近三年教改,创建了基于赣南红色文化的“以点撬面”拓展式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赋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以人为本”,确立课程思政主脉。学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始终立足并服务于“培养什么人”这个最根本的教育命题展开实践。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改的整体思路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融入赣南红色文化,设身处地、如临其境地让学生更真实、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信仰的崇高性和蕴藏其中的巨大能量,切实增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理想信仰纽扣。

“三步联动”,践行课程思政教学。“大学语文+专业”,课堂前端“导思政”。如何让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课堂在一开始就“动起来”,防止课堂“空转”而“转空”,解决办法就在于要紧贴学生专业,设计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契合,并通过自主预习能独立完成的课程思政预习作业,在教学最前端就实现“双向奔赴”。深化理解体会,课中渗透“悟思政”。在大学语文教改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教师在“教中思”“思中教”,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所叙述的人和事,凸显其在学生人格构建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找到与学生自身理想信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性。详品细读精准把握,反躬自问“用思政”。综合运用小组讨论学习方法,学生紧扣大学语文范文中有关于“人”的主线,在具体“人”的坐标下,归纳总结“人的特质”,重点突出其给当下青年大学生的启迪与改造作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个性化思考,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展现大学语文和课程思政的契合度,为“成人”教育注入文学力量,达到以学促思、知用合一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体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终极价值。

绘染“赣南红”,用好“本土思政教材”。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同根同源,在育人功能上具有高度统一性。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红色文化中占有独特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将赣南地方红色文化优势转化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优势,就要以大学语文课为载体,语文教师立足赣南红色文化,变红色素材为课程教材,课内课外双轮驱动,理论与实践交融并进,让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更接“地方气”,使学生如见其物、如入其境,从情感价值、理论实践上真正接受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人文素养通识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依托大学语文课程这个“点”,能够“撬动”起文学知识传授、赋能专业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传播“四位一体”的多维育人目标的实现,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吴旺、赖宁芳系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党史中的‘赣南红’融入高校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应用——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为例”[项目编号:JXJG-22-12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