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第二小学:竹笛声声入耳 助力学子美育发展
江西省信丰县第二小学创办于2020年9月,是一所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为了进一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落实“五育并举”,在办学初,学校确立了以“非常6+1”为主题的素质教育体系,即:在德、智、体、美、劳、创新6项素质的基础上,加上1项竹笛特色音乐课程。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年来,学校形成“以德为先,全面发展,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仁爱敬业、踏实肯干”的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和“崇德尚艺”的学生成长目标导向为主线。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逐步形成了以竹笛为特色的音乐教育。
开设竹笛课程,编写竹笛校本教材
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让学生了解竹笛文化及悠久的历史,学校以音乐学科作为突破口,编写了《笛声悠扬,爱国自强》校本教材,并结合各年级的教材制订了分年级的学习内容,在音乐学科中将校本教材作为学科的拓展和延伸。自三年级起,每班每周开设一节竹笛课,由专职竹笛教师授课,保证了教学质量,向全校学生讲解竹笛知识,欣赏竹笛音乐,教学生掌握吹奏技能,了解竹笛艺术家的励志故事,以此让学生走近竹笛、感悟竹笛,领略民族音乐的魅力。
激发学生兴趣,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三至六年级的竹笛教学从初探性的教学渐渐走向了制度化、常规化,使得校园始终充满着浓郁的竹笛文化气息。
走在校园内,不仅能听到学生稚嫩的笛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还能看到有关于竹笛知识和名家的介绍,及学生参加比赛等活动时的照片,学校的铃声是精心挑选的竹笛乐曲,让学生时时沉浸在悠扬的竹笛音乐中。
学校将竹笛与大课间操相结合,竹笛教师与体育教师通力协作,编制了竹笛操,让学生既可以在大课间操期间吹奏竹笛,也能锻炼身体。
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竹笛艺术节,为了让学生有展示的舞台,学校规定每天午餐后,设置10分钟的竹笛练习时间,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竹笛,同时每班还成立了班级竹笛乐队,排练好竹笛节目。利用每年六一艺术节前,专门举办一届竹笛艺术节,到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竹笛艺术节。通过竹笛艺术节这个大舞台,以学生独奏、小组合奏、全班合奏的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竹笛“小明星”。
普及竹笛器乐教学的效果和获奖情况
由于竹笛教育工作领导到位,措施得力。使得学校不仅充满着浓郁的竹笛文化气息,并在诸多的校内外艺术活动和竞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竹笛课程效果显著,在这一年中,竹笛课程的开发及竹笛课程的实施,涌现出一大批有竹笛天赋的学生。在今年的全县“六一”文艺汇演中,该校排练的《刀剑如梦》竹笛节目在文化中心成功演出,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校开发的《笛声悠扬,爱国自强》校本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出彩校本课程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完善竹笛评价,保障竹笛教学效果
为了让竹笛特色音乐教育出成效,学校分别制定了《信丰二小竹笛教师评价方案》《信丰二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方案》。将竹笛教师日常教学、训练、活动开展等纳入教学质量评价和绩效考核,让竹笛教师有明确的教学方向。同时学校将三至六年级学生竹笛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评选出非常6+1少年、六星少年、五星少年、四星少年等,并张榜表彰,通过星级评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几年来竹笛特色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们对中国的民族文化、竹笛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得到了艺术的熏陶。今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以竹笛为主的民族音乐教学,让学校萦绕悠悠琴丝声,浓浓民族情。(信丰县第二小学曹景平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