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三下乡”:访红色名村,青春义诊送安康
为传播疾病预防与健康理念,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7月5日,宜春学院医学院“红心向党赴芦溪,乡村共振医起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宜春学院学子们带着医学知识与健康理念,踏上了寻根红色热土的征程,他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于赣鄱大地的秀美山川间,勾勒出一幅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入户:“零距离送诊”,当好健康守门人
当天下午六点,来自宜春学院医学院“红心向党赴芦溪,乡村共振医起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临床、预防、护理等不同专业的十多名师生身着红衣,顶着烈日走村入巷,前往村民家中上门问诊、入户调研、整理过期药品以及邀请他们参与19点在燎原广场举办的义诊活动。
“大爷,您今年多少岁了呀?平时抽烟吗?之前有没有高血压相关病史呀?”
“叔叔,您今天的血压有些偏高了,您平时的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油腻、高血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啦。”
在村民家中,实践队队员们细致耐心地询问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
入户的第一家是一位衣着质朴的老大爷,队员们礼貌敲门,跨入门槛,简明介绍了来意,询问老人家里的一些情况以及关于慢性病的常识了解,老大爷热情地为队员们搬来椅子。通过交谈,队员们了解到这位大爷已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但一直按时吃药,调控得比较好,现已有七十五岁高龄。队员们为他现场测量了血压,比正常范围略有偏高,队员们贴心地给予了他相关建议。
他们在广阔的赣鄱大地上浅浅描画,留下了星星点点的“沁湖印记”。
(图为实践队在与村民进行慢性病问诊 丁耀成 摄)
义诊:白衣执甲书担当,初心如磐践使命
七点,实践队队员们出发前往当地的燎原广场开展义诊。
活动开始前,在征得山口岩村党总支王书记的许可后,实践队队员们前往村委会办公室借取义诊所需的桌椅板凳,并搬至燎原广场牵拉横幅摆点。
义诊设有以下七大项目:血压测量、绷带包扎、海姆利克急救、PCR心肺复苏、肩颈穴位按摩、肩颈操教学。活动伊始,实践队队员们身穿白大褂,分设4个血压测量点,带好听诊器,摆放好血压计和桌椅,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七八个村民在后面排好队,带着既好奇又期待的目光翘首以盼。
在义诊的各大项目中,心肺复苏的场地一直较为火热,实践队队员们手把手指导村民们完成心肺复苏的七大步骤,评估现场环境安全、检查生命体征、启动紧急医疗服务、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若有条件的可以使用AED给病人除颤。村民的细细询问、队员们的切切叮咛,都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敬意。
“你们以后有空可以多来举办这样的活动嘞!毕竟掌握一门应急救护的技巧,有时候真的能拯救别人的生命!”一位阿姨朴实的话语,险些让忙碌一晚上汗湿衣服的队员们热泪盈眶。或许,这就是义诊开展的意义吧。
(图为实践队在教学心肺复苏 戴德英 摄)
调研:扎根基层察实情,聚焦慢性病防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凸显,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然跃升成为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隐患。因此,基层慢性病治理综合防控工作也是健康中国基层建设的重要基础。
跟随实践队队员们的脚步,与义诊活动同步开展的是慢性病问卷调研活动。实践队成员们在傍晚这个人流如织的时刻,于燎原广场通过分发海报宣传慢性病和应急救护的相关知识,并邀请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参与慢性病问卷调研,以便于深入剖析山口岩村广大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强化患者对健康的正确认知。
其中有一名来自卢德铭小学的小妹妹,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和队员们说了很多当地村民的健康意识的相关情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村民务农较多,但健康意识普遍较强,中小学校会不定期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村民们生活作息较为健康,五六十岁也较少生病,义诊配合度也较高。
小妹妹对急救知识极为感兴趣,队员们打趣道:“你长大了想不想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帮助身边的家人朋友看看病呀?”
遗憾的是小妹妹纠结了一会后还是拒绝了队员们。
“没事,学医本就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但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我们期待着未来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志们加入我们,有更多的医疗资源向乡村倾斜,有更多的专业医疗团队能走进乡村,为广大农民朋友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带队老师宽慰道。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问卷调研 张广珺 摄)
在此次健康乡村义诊活动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更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队员们表示,他们期待着,未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洋溢着健康的气息,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以健康的体魄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共同描绘出一幅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宜春学院医学院张广珺、丁耀成、戴德英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