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余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在新余一中举行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加强校际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学质量,共同推动教育的创新性发展,近日,江西省新余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新余一中举行全市普通高中语文、物理课堂教学开放月暨基础教育课题课例展示活动。来自全市各高中的语文、物理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教育盛宴。
高中语文第一堂课,新余六中廖冬婉老师执教《大卫·科波菲尔》,整堂课重难点突出。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段,概括、筛选文本信息,进而分析人物形象,课堂体现“三新”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通过个人研读和小组合作交流,将课堂引入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第二堂课,新余一中廖丽老师执教《我与地坛》。整个课堂脉络清晰、目标明确。廖丽老师她按照“初入地坛—深入地坛—久处地坛”的顺序带学生理清地坛、“我”与母亲的特点和关系。廖丽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核,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了更真实的情感体悟。
课后,新余一中特级教师黄富忠做了精彩点评。黄富忠表示,两位老师教学思路很清晰,能够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切入,且有亮点,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强,板书简明,充分展示了各自教学天分和扎实的专业素养。
高中物理第一堂课,新余一中凌征伟老师执教《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凌老师紧握教学目标,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涡流产生的原理、电磁阻尼现象以及电磁驱动的基本原理,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理论推导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这些物理概念。通过丰富生动的演示实验,严谨合理的小组讨论环节,使得学生能够深入认知理解物理知识,同时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与趣味。课堂展现出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充分准备和教师自身专业的教学水平。
第二堂课,新余二中严娟娟老师执教《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严娟娟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圆周运动的基本原理,同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课程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探究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应用实例。课程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学生在课堂当中不仅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通过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两位老师在各自的授课中均展现出了卓越的教学风采和深厚的教育功底。通过精心设计的“涡流电磁阻尼电磁驱动”课程,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抽象的物理概念。而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课中教师巧妙地将项目式学习方法与安全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和创新。
本次活动,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也为全市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平台。(新余一中欧阳韩芬供图文)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