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寒假思政不断线 育人脚步不停歇
寒假思政不断线,育人脚步不停歇。在这个假期,江西工程学院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深意的活动,让思政教育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了思政教育“不断线”,努力让假期思政课堂更“活”更“火”,在师生们的心中种下一颗颗红色的种子,生根发芽。
走进基层,弘扬主旋律不断线
1月13日,江西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组织、机关党总支和10余名外国留学生走进袁河街道虎山社区,开展才艺表演、写春联送祝福等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学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责任感与使命感,受到社区居民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此外,寒假期间,学校2000余名师生广泛参加了2025年“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春联艺术,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1月23日上午10点,“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江西省书法家“万福迎春”公益活动在江西国际影视文化城(南昌八一广场)举行。江西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出席活动,现场展示了学校“北斗星”党建品牌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十大办学亮点。学校教师于永清、刘勇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和“福”字,为居民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1月26日,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永清率领江西工程学院校友于兴广、于英红等走进九江市都昌县狮山乡八都大队西边山村,为村民开展系列慰问活动,并团结全村青年,积极并与村民一起开展座谈交流,用忠实的行动报答家乡,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学习研讨,红色教育不断线
寒假期间,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30余名教师奔赴新余市渝水区、分宜县各乡镇,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他们扎根基层,全面了解当地红色资源的实际状况,以及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发展策略与典型案例。此次调研,不仅让教师们回顾了党的辉煌历史,更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素材,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与感染力,为后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1月17日,江西工程学院在天工校区举行“追忆革命足迹,述讲红色故事”座谈会。学校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及江西省高教出版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余红色故事的挖掘与传播。江西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在会上强调,要重点聚焦1929年至1930年间的红色故事,力求每年产出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竭尽全力创作优秀的红色文化成果,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创新教学,开展AI培训不断线
1月17—22日,一场汇聚教育智慧、探索教学革新的培训活动在广西北海举行,江西工程学院有6名教师参加了该项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旨在通过深入研讨OBE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来自各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础的课程教学实施与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修班”,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汲取新力量。据悉,寒假期间,学校教务处组织 60余名教师开展外出培训。培训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学习、积极充电,收获颇丰,这充分彰显了学校对师资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
2月12日,江西工程学院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云宝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华为鸿蒙应用开发师资培训开班典礼。此次校企深度协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合作,更是为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劲动力,具有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彰显了学校的独特眼光与鲜明特色。校企协同育英才,鸿蒙赋能新未来,三方携手,正共同迈向充满无限可能的科技新征程。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夯实教师专业基础,掌握AI设计新技能,开启职业新机遇,2月14日,江西工程学院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Deepseek赋能高校教学与管理创新”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旨在持续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建设注入新动能。
江西工程学院在寒假期间的思政教育实践,已然成为了学校思政教育篇章中的生动注脚。学校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实践的理念,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涵,让思政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位师生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江西工程学院何凯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