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一课多师” 创新思政课堂 中外学子共赴文化盛宴

发布时间:2025-02-24 20:23:03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近日,江西工程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一课多师”实践教学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的老师们为20余名中外学生带来了一场融合历史文化与知识的思政盛宴。

image.png

此次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场馆资源,将思政课堂从传统教室搬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学校王为兴老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带领学生们穿梭于中国近现代的辉煌历史中,拉开了这场思政教学活动的序幕。随后,于永清、肖鹏、俞少华、谢广深等4位思政课教师依次接力。他们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脉络,巧妙地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知识点与江西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相结合,同时融入了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肖鹏老师则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明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他通过讲述江西的红色历史,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出发地等,激励学生担当作为,传承学校天工文化与校友返赣创就业精神,为现代化江西建设发光发热。

image.png

俞少华老师采用英文授课,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及改革开放的选择。他特别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的革命斗争历程,让中外学生深刻领会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理想信念,也让外国留学生对美好中国和江西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心生热爱。

谢广深老师把学校发展历程融入“改革创新”精神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信念与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结合江西的红色文化,强调了革命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课堂中,老师们精心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深入交流。这种开放式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众多学生表示,这样的思政课生动有趣且内涵深刻,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学校创新创业历史文化的了解,还让他们对课程知识点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为未来学习和生活指明了方向。

参与此次“一课多师”教学活动的老师们也收获颇丰。通过与中外大学生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借助详实案例,传递了“江工播大爱、教师有归属、学生争自强”的人文精神;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江西工程学院故事;开展中国传统乐器教学实践,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老师们还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杨皓燃感慨道:“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不仅让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领略到各地特色文化的魅力。老师们讲解得十分精彩,解读深入透彻,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很多指导。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于兴远吹奏的葫芦丝,那美妙的旋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和外国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切意识到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这次活动真的意义非凡,让我收获满满。尤其是对江西红色文化的深入了解,让我更加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2023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尼日利亚留学生天乐说:“很感谢能参加这次文化交流活动,分享文化、相互学习,真的很棒。中国葫芦丝的声音太美妙了,我很享受。感谢大家的热情。通过这次活动,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江西的红色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期待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来自南苏丹的2023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伊丽莎白也表示:“与中外学生交流,了解多元文化,让我感受到团结和对彼此差异的欣赏。听到大家的故事很受鼓舞,这让我更深刻认识到文化的丰富性。感谢给我机会,让我爱上中国,爱上江西工程学院。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江西的红色历史印象深刻,希望未来能更多地了解中国革命精神。”

image.png

此次“一课多师”的创新思政教学实践,为江西工程学院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探索出了新路径。(江西工程学院于永清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