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幼专走进中小学师生同台共上“国家安全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3-17 15:49:06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近日,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走进抚州市实验学校,以《传承中华文脉筑牢文化安全》为主题,通过“多师同堂、师生同台”“同课同构分学段”“学段贯通共建”三大创新实践,为中小学师生呈现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国家安全思政课。

多师同堂破壁垒,师生共探文化安全

“此次课堂,我们是组成了‘三师双生’的教学共同体,形成联动模式。通过一位主讲老师,四位分享成员的方式,打破一位老师‘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思政教师陈甜介绍道。

主讲老师从“生鱼片”案例切入,引出文化安全问题,其他老师从理论角度分析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和必要性;学生助教则通过分享自身的经历及身边的故事,呼吁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好文化传播载体。课堂中,通过多师同堂、师生同台的方式,让抽象的文化安全概念具象为可触可感的现实事件。“原来文化安全不是‘高高在上’,它藏在我们的每一次文化选择中。”一名初中生感慨道。

同课同构分学段,因材施教润心田

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认知特点,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构建了“一体三阶”教学体系:大学课堂重思辨,以“DeepSeek文生视频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为议题,学生自主调研并模拟学术论坛辩论;中学课堂强辨析,通过《黑神话:悟空》游戏海外走红案例,探讨“文化输出与反文化渗透”的双向博弈;小学课堂注体验,以《哪吒》动画片段激发兴趣,结合潮汕英歌舞教学,让孩子们在“蹲马步”“练矮子功”的沉浸体验中感悟非遗传承的坚守。

“大学用技术案例培养批判思维,中学用热点话题强化责任意识,小学用身体感知播种文化基因。”思政教师吴卓颖介绍,这种“同主题-异载体-阶梯化”设计,既保证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适龄化落地。

学段贯通促融合,长效机制筑根基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场打破学段壁垒的“破冰行动”。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新推行“双向奔赴”机制: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直面教学实况,中小学教师受邀参与大学思政教研活动,双方围绕“小学文化认同启蒙—中学风险辨识培养—大学战略思维塑造”的梯度目标,共同开发衔接课程与评价体系。

国家安全是国之基石,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为载体,推动国家安全教育从“分段独奏”转向“协同交响”,探索出一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的生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