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深入开展产业工人数字技能水平社会实践调研
近日,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新’出发,‘质’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企业工会组织、工厂车间、产业园区,围绕“90”后产业工人数字技能水平开展实践调研,为深入探索产业工人数字技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贡献青年智慧。
一线调研求真知。调研团队先后深入江西中科锂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奥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线生产单位,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实地座谈、半结构化访谈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产业工人数字技能培训需求、技术应用场景、职业发展瓶颈等问题,在一线调研中发扬唯实求真的光荣传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调研团队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吴寒琨表示,“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对产业工人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感受到数字技术既带来效率提升,也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思政大课强信念。此次调研既是落实学校“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开展“一线课堂”的重要内容,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通过调研,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发生的伟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更加坚定了当好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者的信心和决心。参与调研的方昭珺同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子,我们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学用结合增本领。调研期间,团队与地方工会、人社部门及企业HR负责人开展专题研讨交流,就“数字技能培训体系构建”“职业资格认证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调研,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才干、锤炼了意志,也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赣南师范大学李文瑞、吴寒琨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