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三小联合松湖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智趣行”活动
春意盎然的三月,江西省分宜三小与松湖社区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智趣行”实践活动。20余名师生与社区工作者化身环保先锋,用创意与行动为垃圾分类注入新活力。
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播放了一段垃圾分类科普短片。镜头中,触目惊心的垃圾污染画面与再生资源的奇妙蜕变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们屏息凝神,不时发出惊叹。“原来一个塑料瓶降解需要450年!”“分类好的垃圾竟然能变成公园长椅!”五年级的王同学在观后分享中感慨道。通过真实的案例与数据,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垃圾分类对地球家园的意义。
随后的手工制作环节,20余名学生化身“环保设计师”,在老师与社工的指导下,将奇思妙想倾注于方寸之间:有的剪出萌萌的“四色垃圾桶”立体造型,用箭头标注分类流程;有的画出拟人化的垃圾家族,让“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跃然纸上。老师与社工们穿梭其间,帮助完善设计细节,教室里洋溢着创造的欢愉。完成作品后,每位学生轮流上台讲述设计理念,台下掌声不断,社区工作人员惊喜点赞:“孩子们的视角既童真又深刻,这些标牌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
带着精心制作的作品,孩子们走进松湖社区垃圾分类亭。他们小心翼翼地为每个垃圾桶“穿上新衣”,“这个蓝色标牌是我设计的!”五年级李同学骄傲地向路过居民讲解分类要点。夕阳下,五彩斑斓的标牌让冷硬的垃圾亭变得温暖生动,成为社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从观察到创造,从学习到行动,孩子们用双手完成了环保意识的升华。这场寓教于乐的实践,让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更在动手创作与社区服务中收获成长。当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标识在社区扎根,环保意识也随之从课堂延伸到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分宜三小林琴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