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赣县区城关三小共同体以“一校一策”推动城乡教育共融

发布时间:2025-03-27 16:15:04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3月25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三小教育共同体“深耕阅读沃土,点燃习作火花”专题教研活动在赣县区田村中心小学举行。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校,该校通过成果展示、课例研讨、经验共享等环节,展现城乡教育共同体“资源共享、教学共研、发展共进”的创新实践。

赣县区田村中心小学特别设置了“双成果展示长廊”,包括神笔放映厅、拾光剪影、小报万象集、书中引梦签、悦读时光、笔笔记心中等板块。板块内容分别包含该校的《小荷》校刊、班刊、漂流日记等内容,这些作品的呈现,展现该校在阅读及习作推广方面的有效做法。这些实践源于该校制定的“阶梯式阅读成长计划”,通过“基础夯实-主题研读-创意输出”三级培养体系,使学生的年人均阅读量从15本提升至38本。

image.png

课堂展示环节,该校夏水华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阅读展示课《鲁滨逊漂流记》,创新采用“三维阅读法”,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读、情景模拟、交流辩论中完成深度阅读,这种教学方法已在共同体内部形成辐射效应。而来自赣县区城关三小的熊合花老师的六年级下册习作示范课《让真情自然流露》,则采用“情感表达梯度训练”的习作教学方式,这正是共同体学校间构建起的“观察-体验-表达”的习作培养链。

image.png

八所成员校的教师代表围绕两节现场教学课例以及“如何让学生主动深度阅读”“如何改进作文批改方式”“怎样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融合”三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体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思考,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承办校“读写双驱”育人模式的探索成果,更折射出共同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

image.png

作为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受益者,赣县区田村中心小学的蜕变正是赣县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该校将闲置教室改造的“梦想教室”,现已成为共同体共享的教研基地,真正实现了“优质资源穿山越岭,教学智慧跨校流动”。

这种“一校突破、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正在赣县区形成燎原之势。为加快推动地域相近、城乡学校、强弱学校之间深度研训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赣县区教育体育局建设八个教育共同体,构建起“中心校领衔、成员校共创、专家组把脉”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轮值承办、主题接龙、成果巡展等形式,让每所学校的特色经验都能转化为区域教育的共同财富。(赣州市赣县区田村中心小学肖晓玉、何思琦、刘永婷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