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师范学院附属麦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幸玲红为师范生讲授职业规划“必修课”
为深化师范生职业认知,3月25日下午,南昌师范学院附属麦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幸玲红受邀走进南师院生命科学学院开展“聚焦教育现状,解锁成长密码,构建职业蓝图”专题讲座。
幸玲红以“三个维度”构建讲座框架。洞察教育现状:通过江西省教师招聘大数据分析,揭示“学历提升需求与岗位匹配度”的结构性矛盾,提出“师范生应构建‘专业+教育’复合型能力矩阵”的发展建议;回溯成长轨迹:她以个人职业历程为蓝本,分享“突破舒适区”的实践智慧,强调“每个关键节点的选择都源于长期积累的准备”;规划职业蓝图:系统阐释“专业根基、实践熔炉、就业生态、沟通艺术、技术敏感”五大核心能力体系,特别指出“技术敏感不是简单的技能掌握,而是教育思维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
在问答环节,幸玲红以“教育世家的传承密码”“职业转型的破局之道”“身份转换的心理建设”三个维度回应学生关切。针对“如何克服成长中的困难与消极心理”之问,幸玲红以大学加入校园广播站和记者团的经历为例,分享“月度挑战法”实践经验,将职业发展比作“发动机组装”,强调“每个坚持的片段都是成长的关键零件”。被问及“为何选择师范道路”时,幸玲红展现了教育世家的温情底色:“母亲和姐姐都是教师,她们让我看到这份职业的踏实与光亮。”她坦言,报考师范专业属于“顺理成章”,真正走上讲台后,学生的成长反馈让她逐渐理解教育的深层价值。关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如何转变”之问,幸玲红提出“环境代入法”,建议师范生“从踏入实习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启动教师身份的自我塑造程序”。
本次讲座突破传统职业规划指导模式,通过“个人叙事+政策解读+互动赋能”的创新形式,为师范生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长范式。正如现场学生所言:“幸校长让我们看到,教育者的成长本身就是最好的职业教材。”
香樟吐翠映春景,思想迸发共苍穹。当幸玲红以“所有的准备,原来都是恰逢其时”作结时,掌声中蕴含的不仅是对教育智慧的共鸣,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南昌师范学院附属麦园小学周裕金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