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心,向阳生长——信丰县思源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基地育人密码

发布时间:2025-03-28 18:14:51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春日暖阳普照,劳动热情高涨。为深入落实劳动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农耕文化、锤炼劳动品格,2025年3月,江西省信丰县思源实验学校劳动综合实践基地迎来开园复种活动。师生们齐聚基地,以劳动为笔,在土地上书写成长篇章。

播种希望,锚定成长航向

晨光微露,“耕育园”中露珠尚未消散,学生们便有序来到班级责任田。在阳光初照的清晨,学生们满怀着对成长的期待来到“耕育园”。他们手持种子,庄重地将种子埋进土壤,埋下的瞬间,不少同学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收获果实的那天,我也能收获一个更棒的自己!”类似这样质朴的话语,在学生们劳作时相互传递。这样的心声不仅让种植活动变得更有意义,更成为他们自我激励、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在心底种下渴望成长的种子。

image.png

学校打造“播种-管理-采收-烹饪-义卖”五位一体的耕读课堂,精心设计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在劳动课和班主任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学生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完成翻土、浇水、施肥等任务。低年级学生在家长志愿者的陪伴下参与其中,不仅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更在亲子互动中收获安全感与归属感。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建立起与自然的情感纽带,责任感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他们心间悄然生根发芽。

多元融合,落实五育并举

学校积极推动劳动实践与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引导学生书写饱含生命感悟的观察日记;美术教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写生教学;生物教师通过实际种植,帮助学生验证课本知识。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使教育回归生活本质。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六大精品课程之一,劳动教育通过“班级责任田”制度,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完成从土地平整到丰收义卖的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体验,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也深刻领悟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内涵。

凭借在劳动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信丰县思源实验学校学校依托“耕育园”开发的劳动课程,先后荣获江西省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二等奖和课后服务“精品课程实验基地”称号。

减压赋能,活动凝心聚力

依托学校“耕育园”的育人潜力,九年级部分班级开展了“赋能减压团建活动”。此次活动巧妙地融入劳动教育,通过火锅制作与包饺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image.png

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同学们从准备器具、采购食材到调配调料,全程深度参与。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习了饮食搭配和食材处理技巧,有效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还掌握了筹备集体活动的方法,真正将劳动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

image.png

同学们不仅在动手实践中传承文化,收获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更在密切的沟通协作中学会了倾听与配合,显著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每个人在团队中找到自身价值,体会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对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未来,信丰县思源实验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心理”的特色教育模式,让“耕育园”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育人的课堂,让每一次实践都化作学生成长的阶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信丰县思源实验学校刘遗珍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