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第八届“正之杯”优质课比赛举行
三尺讲台竞风采,深耕课堂绽芳华。3月26日,江西省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以“强作风,提效能”为主题的第八届“正之杯”优质课比赛如约而至。
教师们赛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虚心向同年级组老师请教,备课组内认真切磋,精心打磨,力求打造高水平、高效能、高质量的课堂。15位教师以匠心为笔、以智慧为墨,在文科组与理科组两个赛场上挥洒教育热忱,呈现了一场场教学艺术的盛宴。文科课堂里,AI技术如春风化雨,让诗词穿越千年与数字文明对话;理科赛场上,实验与思辨交织,让公式定理在生活情境中焕发生机。
本次优质课大赛由高安中学赵九斤老师和高安二中杨细斌老师,分别担任大文科组、大理科组评委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担任评委。评委们分别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教师素质这六方面进行评分。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评委们认真评定,评选出第八届“正之杯”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4名,二等奖获得者11名(分文科组和理科组)。
两位文理科评委组长对本次优质课比赛作总结指导。
“教育需要以文化传承为根,以技术赋能为翼。”赵九斤老师结合“目标设计、学生主体、资源创新、德育融合”四个维度,对文科课堂提出建议。他强调,AI技术应用于教学需注重实效性,建议教师以明确目标为导向,合理创设情境,避免形式化操作;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应加强课堂朗读与实践环节,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空间,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心”的教学理念。
“备课见匠心、授课显慧心、检测守初心。”杨细斌老师从“备课精准度、课堂参与度、教学实效性”三方面展开分析。他指出,优质课设计应注重与常规教学衔接,备课时需兼顾知识逻辑与学情特点,课堂上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利用多元检测手段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同时强调,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技术创新与教学本质之间把握平衡,持续提升课堂质量。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第八届“正之杯”优质课比赛以赛促教,以教砺行。15位教师在创新与传承的交织中,展现了课堂的多元可能——AI赋能学科教学,技术不掩育人初心;情境创设激活思维,学科逻辑扎根生长。这场赛事既是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教育初心的回响。未来,学校教师将继续以“强作风,提效能”为指引,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书写更有温度、更具深度的教育篇章。(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雷拟情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