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更“走心”!芦溪县源南学校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教育改革如马拉松,思政教育则是关键补给,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进程中源源不断输送精神养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江西省芦溪县源南学校立足实际,构建“活而实”思政教育模式,打通课堂与实践的任督二脉,精准对接学生需求,走心育人,助力学生成长。
接地气,是源南学校思政教育的突出特色,这一特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老师们巧妙地将社会热点事件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借助讲述抗日战争期间的壮烈事迹,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家国大义具象化,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让思政知识从理论迈向实际,有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701班学生朱芸熙表示:“老师们在国旗下的讲话振聋发聩,触人心扉,每次聆听都感觉热血沸腾,让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有学习的动力,立志要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学校还积极邀请抗美援朝老兵走进校园,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强大力量,使思政教育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和认同。
强大的感染力,则是源南学校思政教育的又一亮点。学校组建的红色思政讲师团,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英雄中队说英雄”“党史微课堂”等活动,凭借饱含深情的讲述,常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许多学生当场热泪盈眶。此外,学校还开展红色文化月系列活动,学生们不仅深入学习了红色历史,更是将所学内化为行动。不少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这充分体现了思政教育的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让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源南学校的思政教育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其科学系统的体系建设。学校构建的“3+5”思政育人体系,从多个维度发力。党建引领、思政队伍建设与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为思政教育筑牢了坚实的根基。而课程思政、活动思政、文化思政、劳动思政和学科思政的五位一体建设,则让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全覆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同时,学校积极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邀请家长参与思政宣讲,组织亲子共读红色书籍,打破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教育壁垒,凝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
思政教师周战说道:“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的思政教育,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思想道德的理解,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让孩子们更好地汲取奋进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实现思想的升华与成长。”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源南学校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学校的思政育人案例在省级评选中脱颖而出,思政育人体系成功立项省级青年教学成果奖,并荣获“萍乡市思政育人先进学校”称号。学校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江西省最美教师、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一批优秀教师;培育出了省“红领巾奖章”优秀学生3人,市、县级优秀红领巾讲解员12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党团队比赛获奖200余项。
源南学校思政课,把理论和实践相融,让知识“活”起来;将历史与现实贯通,让课堂“动”起来;把学校和社会串联,让教育“实”起来。这种别具匠心的思政教育,打破传统教学的沉闷,让学生在多元体验中理解思政内涵。不仅提升了学生思想境界,涵养其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还为学校赢得良好口碑,必须点赞!(芦溪县融媒体中心刘钢、常莉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