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探“祝福”,生命意识在觉醒

发布时间:2025-04-16 16:08:34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为充分发挥抚州市杨菊秀语文名师工作室及其成员邹素娟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全县语文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日前,2025年度第七次教研活动在江西省广昌县第三中学如期开展。来自县教体局教研室、一中、三中、职业中学共20余名语文教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以高一年级语文下册《祝福》为课题,杨菊秀名师工作室成员赖慧兰及邹素娟名师工作室江广丽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切入,以各自独有的风格、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激情四溢的语言以及深入浅出的教学引导,为师生共同呈现了两堂有深度、有广度、有亮点的生命教育主题示范课。

江广丽老师老师的切入点是从“消失的她们”到“今天的我们”,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思考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如何增强女性独立、自我意识,避免像李木子和祥林嫂一样的悲剧再发生。本次语文教学,通过对《祝福》的深度剖析,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文学经典的内涵,更引导他们关注现实,思考女性的命运与未来,构思角度新颖,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赖慧兰老师的切入点是祥林嫂的“三问”,由此深入剖析《祝福》中人物的悲剧根源,探寻那无处安放的“魂灵”。促使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环境,从众人对祥林嫂的态度中,感受世态炎凉,理解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接着提出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小说中的“我”,你会怎么回答祥林嫂的魂灵拷问?考验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人性、生命的思考。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站在“我”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答案,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同理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赖老师这堂课践行了陶行知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通过阅读和学习,引导学生从祥林嫂对魂灵的质疑入手,思考封建社会对祥林嫂命运的无情鞭笞,从而生发出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无限同情,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image.png

杨菊秀名师工作室成员邹素娟结合两节课开展了“培养逻辑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主题讲座。邹素娟老师谈了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以《祝福》的两堂示范课为例,揭露封建礼教及封建迷信对女性的毁灭,唤起广大女性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

image.png

讲座后,听课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议课:江广丽和赖慧兰老师都是围绕“揭露封建礼教及封建迷信对女性的毁灭”这个主题展开教学,因为《祝福》的写作背景离现在非常久远,现在的学生对人物经历认识很模糊,所以江广丽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各环节的吸引力。首先导入环节通过播放电影视频《消失的她》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同时以“谁是杀死祥林嫂的真凶”设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接近文章主旨和领悟作者创作意图,从而得出神权、政权、夫权、族权这四座大山让祥林嫂窒息,最终走向绝境。接着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领悟祥林嫂这个人物悲剧的根源。紧接着对话时空,联系当代女性杰出工作者来,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女性的话题来唤醒女性生命意识,环环相扣。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ai对话,利用ai技术与祥林嫂对话互动。在这些环节的设置中,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实现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在整堂课的过程中,江老师把握住了这篇课文深层价值,渗透了生命教育的理念。

image.pn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广昌县第三中学段淑娟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