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职业中专:心海扬帆共启航,青春逐梦绽光彩
在高中阶段,挑战与压力并存,“内耗”逐渐成为许多同学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困扰。为帮助同学们直面内耗、摆脱精神困境,江西省大余县职业中专心理咨询室开展系列活动。
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近日,该校心理咨询室以“内耗”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本次讲座由谢翠玲老师主持,24电商1班、24电商2班、24新能源1班、24新能源2班以及24新能源3班共计150人参与,现场氛围热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心灵的“及时雨”。
讲座伊始,谢翠玲以学习、生活中自我怀疑、纠结犹豫,最终陷入疲惫与焦虑的内耗情景切入主题,迅速引发了在场同学们的强烈共鸣。紧接着,谢翠玲通过提问互动,邀请同学们分享对内耗的感受。“大家有没有过明明很努力,却感觉身心俱疲的时候?”“是否常常在做决定时陷入纠结,事后又不断后悔?”一个个直击内心的问题,让现场气氛从安静变得活跃,不少同学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
随后,谢翠玲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带领同学们深入剖析内耗的根源。她指出,青春期的内耗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期待等方面。在学习上,面对繁重的课业和激烈的竞争,同学们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稍有失误就自我否定;在人际关系中,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矛盾与误解,容易让人陷入情绪漩涡;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更是加重了内心的焦虑,导致内耗不断加剧。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谢翠玲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例如,讲述一名学生因过度在意考试排名,每天担心成绩下滑,即便努力学习也无法缓解焦虑,最终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这些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大家清晰认识到内耗产生的原因,也更加重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内耗,该如何应对?这是同学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谢翠玲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摆脱内耗的方法和技巧。
在情绪调节方面,建议同学们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焦虑、沮丧还是自我怀疑,都以平和心态面对。可以通过写日记、运动、听音乐等方式释放内心情绪。比如,每天花15分钟写下感受和想法,有助于梳理思绪、减轻心理负担;每周进行几次跑步、跳绳等有氧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改善情绪状态。
在思维方式调整上,谢翠玲强调要客观看待问题,避免过度自责和灾难化思维。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归咎于自己,而是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同时,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也至关重要。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这样既能增强成就感,又能减少因目标过高产生的压力和内耗。
此外,谢翠玲还介绍了正念冥想的方法,并引导同学们体验了一次简单的正念练习。让大家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感受当下的身体状态和内心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同学们学会集中注意力,减少杂念,缓解内耗。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
为帮助同学们守护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解压游戏中实现情绪共振,在信任共建中提升团队韧性,培育积极应对成长挑战的心理能量,4月28日,大余县职业中专心理咨询室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心语同频,携手破浪”主题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活动由黎瑶琴老师主持,23康养班以及24电商专业学生参与。
活动伊始,黎瑶琴以“海浪破冰——最强问候”游戏拉开序幕。在“最强问候”游戏中,全体同学围成松散圆圈,起点同学向右侧第一位同学击掌并说“你好,今天很开心见到你”,右侧同学回应后,依次向圈外延伸击掌问候,形成顺时针“问候链”。最终所有人手拉手连成大圈,分享“被问候时的感受”。在欢声笑语中,现场的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打破了最初的拘谨,同学们更愿意敞开心扉参与后续活动。
破冰之后,黎瑶琴通过“踏浪前行--乌龟竞走”“踏浪前行--双人运球”以及“共建灯塔--飞纸接力”等环节,强化团队协作与节奏感,让同学们在趣味竞争中释放压力。活动现场欢笑不断,同学们乐在其中。
活动以“心灵漂流--流浪飞机”环节尾声。在身体的运动带来的畅快余韵中,同学们的思想悄然沉淀。活动最后,同学们通过匿名倾诉与回应,感受被理解的温暖,学习情绪疏导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单,很多人都有着相似的困扰,并且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了新的解决思路。
此次高中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助力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释放压力、认知自我、提升沟通协作能力。今后,学校将持续开展多元心理健康活动,守护同学们的心灵成长,让他们在高中时光里,以积极心态直面挑战,绽放青春光彩。(大余县职业中专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