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二中赴瀼溪民中送课送教 共研共学促提升
5月15日,江西瑞昌二中历史、政治、语文教研组教师赴瀼溪民办中学开展送课送教活动。
周玉燕老师以二战时满目疮痍的欧洲城市照片导入,启发学生思考,体现时空观念,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她在课堂教学中,紧扣课标要求,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为纲,采取分组讨论形式,打造气氛活跃的沉浸式课堂,通过清晰严密的逻辑推演以及讲练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共鸣的历史课。
课后瑞昌二中历史教研组教师和瀼溪民中教师进行了教学教研研讨活动。
邓喆老师以新颖的教学设计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科学立法》示范课,将抽象的法治理念转化为鲜活的课堂实践,让法治思维扎根学生心田。
邓老师突破传统理论讲授模式,以“法律与时代同行”为主线,融合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究。邓老师通过引入“张某境外间谍案”的真实案例,还原国家安全立法背景,组织学生化身“立法者”,围绕“修订《反间谍法》的必要性”展开深度思辨,引导学生从社会新形势、国家安全挑战等现实角度,剖析科学立法的内涵,价值,原则、要求。课堂上,邓老师通过细致地讲解,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了立法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原来法律修订不是简单的条文改动,而是对国家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邓老师借助案例剖析、情境模拟,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民中学子则以高度集中的精神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诠释了“法治课堂”的实践魅力。
瑞昌二中政治教研组评价,此次送教为法治教育创新提供了范例,未来将深化法律课程的“知行合一”设计,推动法治精神与青少年成长的同频共振。
严梓云老师以创新教学设计为师生呈现一堂生动的《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示范课,让千年谏言“活”进现代课堂。
严老师打破传统文言教学模式,以“古今对话”为主线,融合情境教学与思辨实践。通过说文解字的方式复原古代进谏的场景,引导学生化身“贞观谏官”沉浸式解读文本;创设“朝堂辩论”“跨界谏言”等互动环节,启发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社会现实等现代视角,重新诠释魏征的治国智慧。课堂中,梓云老师让学生分组朗读“十思”的不同内容,把学生带进了沉浸式思辨的思考中。
“文言文不再是‘老古董’,而成了照见现实的镜子。”民中高一(3)学生代表课后感慨。严老师通过关键字溯源、典籍联动等设计,展现深厚文学素养,民中学子则以活跃思辨与高质量互动,呈现了“以生为本”课堂的实效。
两校语文教研组表示,此次送教为文言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范式,未来将持续引入优质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碰撞。(曹丽、周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