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汪家圩乡中心小学:劳动赋能成长 实践点亮童年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孩子们正确劳动价值观与良好劳动品质,江西省高安市汪家圩乡中心小学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在五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魅力,收获成长喜悦。
在“启思润心”的主题班会课堂上,全校各班围绕“劳动最光荣”主题,以案例分享、情景讨论、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劳动是什么”“劳动为何重要”“如何践行劳动”。班主任们引经据典,从“大禹治水”的责任担当,到“袁隆平田间躬耕”的坚守奉献,生动阐释劳动本质;结合“家务分担”“校园保洁”等生活场景,让学生明白劳动无小事。班会还发出“每日劳动十分钟”“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倡议,助力学生完成从劳动“认知”到“认同”的精神蜕变。
校园成为劳动实践的主阵地。该校秉持“校园即课堂,劳动即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日常。每日,各班学生积极投身卫生保洁、公物维护等实践,在责任区内分工明确,擦桌椅、扫落叶、整理图书角、浇灌劳动基地……一系列劳动不仅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更让劳动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促使学生将劳动认同转化为自觉行动,形成“劳动习惯成自然”的良好风尚。
家庭劳动环节,该校以“争做家庭小主人”为契机,发起“家务劳动”活动。低年级学生从整理书包、清洗红领巾等自我服务劳动入手,中高年级学生则承担洗碗做饭、打扫房间等家庭分担劳动。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父母的辛劳,增强家庭责任感,让劳动成为联结家庭情感的温暖纽带,实现从劳动“践行”到劳动“担当”的品格塑造。
“劳动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更是‘成长的必修课’。”该校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启思”、校园劳动“塑形”、家庭劳动“固本”,助力学生在认知、实践、践行、担当的螺旋上升中,深刻领悟“劳动创造幸福”的内涵。今后,该校将持续拓展劳动教育载体,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一体化体系,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鲜明底色,让劳动精神之花在校园内外绚烂绽放。(高安市汪家圩乡中心小学孙颖、范志平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