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聚能环”社会实践服务队非遗陶瓷文化行
为传承传统技艺,感悟文化魅力,7月1日至7日,江西理工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聚能环”社会实践服务队先后前往吉州窑、庐陵陶瓷相关场所,开展非遗陶瓷文化探寻与实践活动。
“聚能环”社会实践服务队首站探访吉州窑博物馆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博物馆内,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系统的梳理了吉州窑从唐代初创、宋代鼎盛到元明延续的发展脉络。当木叶纹盏经注水后,沉睡窑底的古叶缓缓浮升,叶脉纹路纤毫毕现,这一千年技艺的精妙呈现,让在场队员无不惊叹于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随后,队员们移步龙窑遗址,脚下的匣钵碎片承载着逾六百年的时光印记,依山而建的龙窑如“长龙”般蜿蜒起伏,古人借山势巧控火候的智慧,让众人深切领略到传统窑业技艺中蕴含的匠心与哲思。
“聚能环”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吉州窑参与陶器拉坯、彩绘实践。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师生亲历揉泥塑形、创意彩绘等全流程,近距离感受吉州窑非遗技艺的精湛,体悟传统工艺中的匠心精神。
“聚能环”社会实践服务队就庐陵陶瓷文化与非遗大师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队员们的提问兼具广度与深度,从制瓷流程的细腻工序、独门技艺的精妙内核,到历史源流的脉络铺陈、传承薪火的当代境遇,再到文化根脉的守护与焕新,话题层层递进。大师不仅娓娓道来庐陵陶瓷的千年演进史与工艺体系中暗藏的匠心密码,更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数十载深耕文化传承的坚守与创见,那些浸透着岁月温度的故事,为队员们解码其文化价值打开了多维视角,更在潜移默化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
此次陶瓷文化探寻活动,让实践队员们沉浸式接触传统陶瓷技艺,深刻认识到传承传统工艺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坚定了传承与弘扬陶瓷文化的信念,为推动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注入了青春动能。(江西理工大学徐智涛、肖洋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