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青年职业学院:追寻红色血脉,聆听英烈后代的岁月回响
为继承发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基因,深入挖掘井冈故事,传承井冈山精神,近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寻访红军后代记录口述史”调研团专访多位革命后代。通过与先烈后辈面对面交谈,聆听革命故事,调研团向新时代青年发出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
烈火锻造信仰长河
“我的祖父是刘生奎,在毛泽东同志率部创建井冈山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期间,毅然投身革命洪流,担任暴动队队长,他带着队员挨家挨户了解百姓疾苦,把群众的需求记在心里,第一时间为百姓解难题,深得百姓爱戴。刘胜明回溯往事,眼中闪烁出自豪的光芒。他带着两代人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断勉励大家: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
星火相传的传承者
“这道伤疤是荣耀,是祖父精神的延续。”肖新华抚着腹部那道狰狞的疤痕,声音里泛起激动的涟漪。他的祖父肖维宗是位烈士,生于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早年目睹客家挨户团的烧杀抢掠,深切体会到劳苦大众的深重苦难。1928年,年仅20岁的肖维宗毅然投身工农红军,以青春热血践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令人痛惜的是,1929年朱毛红军会师后,肖维宗在战斗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未寻得安葬之地,生前更未留下任何遗物。
但祖父的精神从未消散——肖新华接过这团火,同样选择以热血赴国难,投身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硝烟战场。在那场血与火的洗礼中,他的腹部遭遇重创,一道伤疤永远烙在肌肤上。这道伤疤,既是对祖父未竟信仰的回应,更是两代人用生命接力书写的精神传承。
“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从刘生奎挨家挨户解民忧的暴动队,到肖新华腹部疤痕见证的烽火岁月,再到今日青年学子记录的口述史,红色基因的传承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调研团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是在打捞历史碎片,更要以青年视角解码井冈山精神,让它成为照亮乡村振兴、科技攻关、文化自信的永恒火炬。”(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