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水利职业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开课
江西是红色的热土,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深厚的革命底蕴。瑞金是“共和国的摇篮”,铭刻着中国共产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循着红色足迹,江西水利职业学院“薪火相传、长征筑梦”爱国主义实践团于7月15日至16日赴瑞金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学校党委书记谢彪带队,与校党委副书记张思金和实践团师生一道饮水思源、共悟初心,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动力、筑牢信仰之基。期间,谢彪为实践团实地讲授思政课并指导主题研讨活动。
红井思源 感悟初心
实践团首站来到瑞金市沙洲坝红井景区。大家站在刻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方碑前,听谢彪讲授思政课。他以方碑的由来为导入,讲述红井背后的故事,指出党和政府在中央苏区时期就牢固树立了“真心真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并努力付诸实践。谢彪要求实践团成员们积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营养,自觉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时代重任。
红井旁边,谢彪与大家共饮井水。他说:“饮水思源。这口井不仅是沙洲坝人民品味甘甜的源泉,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这一初心的源头。”成员程欣说:“喝了这口红井水,仿佛在跨越时空,与毛主席共饮此水,真切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岁月、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也深刻领悟到这红井水承载的不仅是甘甜,更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作为水利学子,实践团成员们重点参观了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山林水利局旧址。在这里,谢彪边走边讲,从毛主席的著名论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出发,给大家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他说,“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人民治水兴水、改善水生态,才有了如今水患趋缓、水润民生的美好景象。”他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要求大家,在党的领导下,一是要铸就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要牢记科技创新是“国之大者”,传承学校“治水兴邦”的传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二是要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根基。从百年党史、中国发展史中,从百废待兴到如今第二大经济体和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始终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三是要淬炼强国复兴的过硬本领。要对照党的二十大有关要求,结合当前水利发展的重点,努力学习业务本领,发扬敢为人先精神,让青春绽放光彩。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成员叶嘉豪深有感触。他说:“红井挖的是泥土,聚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把‘人民至上’刻进骨子里的行动自觉。”
回望来路 挺膺担当
16日上午,谢彪、张思金与实践团员一道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成员肖雯莉说:“学习这段艰苦奋斗、开拓前进的历史,深入了解伟大的苏区精神,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感悟真谛 践行誓言
在瑞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团开展“感悟思想伟力,强国复兴有我”主题研讨会。团员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谢彪对实践团成员殷切寄语:“水校学子要始终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根基。要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从日新月异的中国发展史中;从国家百废待兴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跨越里;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深刻感悟初心使命的厚重内涵,汲取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真切领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结论的必然逻辑。希望同学们永葆初心、接续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精彩篇章,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张思金要求实践团成员在未来发展中,不要忘记革命先烈,不要忘记党的初心,不要忘记革命宗旨,不要忘记革命的人民群众。
两天的行程不长,大家的感悟很多。“此次瑞金之行,我们探寻红井的为民初心,追寻国家富强的发展脉络,感悟苏区的革命精神,深刻体会到传承红色基因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从苏区时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新时代治水兴邦的伟大实践,水利发展的每一步都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此次大思政实践活动为契机,传承红色血脉,担负时代重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江西水利职业学院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