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理应急学子以行动守护红土地,织密赣南安全网
近日,江西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云岫观天地,应急护平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寻乌县开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应急科普万里行”活动。团队由38名师生组成,以“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为行动主线,聚焦传统应急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应急科普活动,在会昌县、寻乌县创新推动应急安全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切实提升社会公众的应急安全意识和能力。
进社区:撑起童心“防护伞”
7月1日与5日,实践队先后在会昌县筠门岭镇、寻乌县长宁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社区应急科普活动。活动中,队员们面向小朋友开展防溺水科普教育,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情景模拟、问答互动和游戏体验等方式,寓教于乐,帮助孩子们掌握防溺水知识与自救技能。同时,队员们在社区内摆摊设点,发放应急知识科普手册,并现场为社区居民解答日常应急问题,普及安全知识。
进家庭:守护万家“平安灯”
实践队员们深入当地居民家中,发放应急安全科普手册,并耐心向居民讲解火灾逃生技巧、燃气泄漏处理方法等家庭应急知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实践队员们将应急知识送进家庭,增强家庭成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有力筑牢了家庭安全防线。
进乡村:山水间传应急智慧
实践队在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通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字龙”演绎消防安全口诀,讲解防火要点,让传统图腾成为应急科普的生动载体;编排应急安全三句半,用朗朗上口的语言普及防灾常识;现场开展心肺复苏教学,结合畲族村落实际情况,重点讲解“黄金四分钟”急救原则;结合客家谚语设计互动内容,利用“榕树落叶堆满地,台风快来关窗扉”等顺口溜科普灾害预警。这种“文化浸润式”科普,有效提升了乡村居民的应急素养。
此外,实践队还前往寻乌县三标乡东江源村。在东江源瀑布,针对游玩的游客开展防溺水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游客普及野外溺水的风险、自救方法以及同伴落水时的正确施救方式,提醒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溺水意识,确保自身和同伴的安全。
进企业:筑牢安全“生命线”
7月4日上午,在会昌县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园,实践队深入道仕化学、江西九二盐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聆听企业技术人员的讲解,系统学习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通过与企业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队员们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此次参观不仅让队员们将课堂所学的应急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紧密结合,还通过现场观察和互动讨论,为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企业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本次应急科普万里行活动生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识在服务社会中升华,价值在行动中彰显。活动中,实践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入社区、家庭、乡村和企业,以多样化的创新科普形式精准传递应急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宣传和互动体验,不仅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应急能力,筑牢了基层安全防线,也让队员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力锤炼了应急本领。
没有终点的科普,永不止步的守护。江理应急学子,用脚步丈量红土地,以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种子在万里行的征途上,生根发芽。(江西理工大学彭子晴、袁黄珍、陈依琳、皮丽霞、张雨琛、马健平、胡佳玲、蔡旭颖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