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孝彭书院“红星强五”实践队赴景德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南昌航空大学孝彭书院“红星强五”实践队深入景德镇,以“瓷韵匠心、红魂铸志、社区播火”为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瓷都大地书写青春篇章。
釉彩千载承薪火:匠心淬炼于瓷韵
实践队以“触摸瓷都文脉,感悟匠心传承”为主旨,走访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和湖田瓷社陶瓷文化国际传播交流中心等地,感受千年技艺的传承与突破,体会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的创新融合。
队员们指尖抚触陶泥,在拉坯绘瓷间对话千年瓷韵,体悟工匠智慧,感知“匠心”背后数十道工序的精密要求;在“传统纹饰再设计”实践中,队员们执笔勾勒,将青花纹饰的灵动之美凝于方寸,从临摹经典到融入现代审美创新设计。这一从守正到出新的过程,深刻诠释了文化传承逻辑,也与航空领域“传承核心技术、矢志自主创新”的路径深度契合。队员们深切感悟:陶瓷文化与航空事业血脉相连,都需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铸国魂。
瓷都寻踪砺红心:信仰淬火于烽烟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实践队赴瑶里探寻红色根脉。在宏毅祠,斑驳墙壁诉说着整编岁月;在陈毅旧居,简朴陈设映照革命初心。程氏宗祠内的文物与影像,重现了当年抗日救亡的热血场景。透过斑驳文物与珍贵史料,队员们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体悟红色江山来之不易。
肃立于瑶里改编纪念碑前,队员们高举右拳,誓言铿锵:“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建党精神!勇攀航空科技高峰,矢志航空报国!”这铮铮誓言,是新时代航空青年对先辈的深情告慰,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红心筑梦社区行:青春闪光在瓷都
实践队走进景德镇社区,开展“航空筑梦·漆彩传情·红色传承”系列活动,以“科技蓝”“非遗彩”“革命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童宾社区的航空科普课堂上,实践队担任“蓝天领航员”,生动讲述着中国航空从跟跑到领跑的历程。模型拼装环节,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逐步完成飞机模型组装,航空报国的理想种子在此过程中悄然播撒。
御窑社区里,队员们指导儿童运用漆画工艺创作漆扇与帆布包。素白扇面渐次呈现斑斓图案,帆布包上跃动着融合航空元素的传统纹样,探索传统文化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在景航社区,队员们走访抗美援越老战士丁党华、田德交。聆听革命往事时,老战士“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的殷切嘱托,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转化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当指尖陶泥低语“守正创新”的智慧,当瑶里纪念碑前的誓言仍于山谷回响,当斑斓漆扇摇曳在社区夏风中——孝彭书院的青年们,已将最生动的论文深情写在瓷都大地。实践的轨迹,编织成壮丽的青春长卷:以传统文化润赤子之心,以红色基因铸忠诚之魂,以热忱服务暖社区之民。实践队用脚步丈量赣鄱大地,以“陶瓷青”对话历史,以“航空蓝”逐梦未来。全体成员表示,将牢记嘱托,以“红星”铸忠诚,以“强五”精神担使命,熔铸于服务家国、奉献人民的火热实践,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奏响铿锵激越的青春强音!(南昌航空大学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