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新长征高级技工学校:赓续长征魂,铸牢工匠心

发布时间:2025-09-12 15:57:54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9月11日上午,于都新长征高级技工学校实训基地二楼会议室内掌声雷动,智能制造系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由第一批江西省技工院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领办人刘春林老师主讲的开学第一课。本次课程以“长征魂、工匠心、技能梦”为主题,将红色基因传承与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为新学期注入奋进力量。

image.png

忆长征:从革命史诗中汲取信仰力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课堂伊始,刘春林老师以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开篇,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战役故事,带领师生重温了1934年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艰苦历程。当讲到“红军将士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人牺牲,却始终高擎信仰火炬”时,现场师生无不屏息凝神。

刘老师特别强调:“长征的胜利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淬炼出‘不怕牺牲、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精神丰碑。于都作为长征出发地,大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作为新长征人,传承长征精神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融匠心:让红色精神照亮技能成长之路

“长征精神与工匠精神,看似跨越时空,却有着深刻的内在共鸣。”刘春林老师指出,长征中红军将士“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与工匠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一脉相承;“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正是技能人才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精神写照。

课堂上,刘老师以PPT展示了“数字长征”中的震撼数据:红军在380余次战斗中击溃数百个团,用血肉之躯在绝境中开辟生路。“这正如我们技工学子锤炼技能的过程——每一次打磨零件的专注,每一次攻克技术难题的坚持,都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他勉励同学们:“要像红军过草地时‘一步一个脚印探路’那样,在实训中耐住性子、沉下心思,把每一个操作细节做到极致,让‘匠心’在指尖传承,让‘技能’成为报国之器。”

筑梦未来:以长征精神培育新时代“红色工匠”

“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我们以‘技能梦’托举‘强国梦’。”刘春林老师在总结时强调,作为技工院校学生,要将长征精神中的“坚定信念”转化为“技能报国”的理想,把“团结互助”融入团队协作的实践,用“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突破技术瓶颈。

课后,2025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高级工班新生刘金鹏激动地说:“以前觉得长征精神离我们很远,现在才明白,实训台上的每一次测量、每一次焊接,都是在走自己的‘长征路’。我要像刘老师说的那样,把‘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劲头用在学技能上,将来成为一名能工巧匠!”

此次开学第一课,既是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更是一堂生动的工匠精神培育课。学校将持续以长征精神为引领,把思政教育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技能锤炼中涵养匠心,走好新时代的“技能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于都新长征高级技工学校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