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田 执爱耕耘——兴国八中朱玉华老师的教育微光

发布时间:2025-09-18 17:17:57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花有花的芬芳,散一片香气袭人;叶有叶的翠意,布一路青葱流淌;根有根的坚守,孕一土生机盎然。而她,怀揣着一颗求真务实、炽热明亮的心,默默耕耘在教育的原野上,以一盏灯的温柔,努力照亮每一个孩子前行的路——她就是江西省兴国县第八中学的朱玉华老师。既是传道授业的数学教师,也是守护成长的班主任,她用二十余载的步履不停,诠释着何为“教育是用生命唤醒生命”的深刻含义。

深耕课堂绽芳华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她从不却步。反复研读课标,精析考题,打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她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思维绽放的土壤。她所执教的班级,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而孩子们更喜欢的是她那幽默亲切、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每一堂课的背后,其实都是反复研读课标教材、精析中考真题、研磨教学设计的坚守。她曾在全县中考复习研讨会中倾情分享,以《立足新课标、夯实基础、深研真题、发展素养》为题,传递经验与智慧;更在心理健康教研活动中大胆跨界,将数学逻辑与心灵探索巧妙相融,呈现出一节题为《解码气质密钥,开启个性职途》的公开课,让人眼前一亮,为教育创新写下一个温暖的注脚。

春风化雨护成长

作为班主任,她如春风,又如微雨。她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用宽容与智慧倾听他们成长中的忐忑与渴望。她所带领的班级,学风正、班风浓,像一棵棵并肩成长的小树,彼此鼓励,共同茂盛。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而她个人也荣获“兴国县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但她最珍视的,从来不是荣誉本身,而是孩子们眼底的光亮、心灵的舒展。

曾有一个名叫小烨的学生,陷入手机成瘾的漩涡。母亲远在外地,父亲辞工陪读却束手无策,家庭几乎陷入绝望。是她,没有选择批评与指责,而是以真诚的沟通融化隔阂,用真实的案例重燃一个家庭的信心。她一次次走近小烨内心,不谈大道理,只讲真成长,引导他看见屏幕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渐渐地,孩子戒除了网瘾,作业认真了,成绩上升了,精神也有了锚点。这个几乎迷失的少年,终于找回属于自己的轨道。

家访暖育同心路

她常说:“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家校之间温柔的同行。”她放弃周末休息,走进学生的家庭,倾听家长的心声。她把每一位家长当作朋友,不急不躁,不居高临下,而是以平等、真诚的姿态,搭建起一座信任与合作的桥。她让教育变得透明而温暖,让家长愿意走近、乐于配合,因为她深信:唯有家校同心,孩子才能真正在爱与支持中茁壮成长。

教师这个职业,从来不曾惊天动地,却细细密密地关系着千万人生。它没有宏大的场面,却由无数个深夜伏案的灯光、每一次与学生真诚的拥抱、每一滴欣慰的眼泪和每一次成长的喜悦编织而成。师德,从来不是悬挂高处的标语,而是融入日常的细致与温柔——是如朱玉华老师这般,以爱为火,以心为田,在平凡岁月中点燃不平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