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魂”引领“生命基石・匠心育人”医教融合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16 16:17:43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在中国革命红土地赣南,赣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立足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两大医学基础学科特色,创建培育“生命基石・匠心育人”党建品牌,努力构建党建与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先后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培育出“新时代赣鄱先锋”等先进典型,成为高校基层党建赋能医学人才培养的生动范例。

品牌内涵:锚定学科本质,涵养育人初心

“生命基石・匠心育人”党建品牌的内核,源于党支部对医学基础学科使命的深刻认知——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块砖”,更是涵养敬畏生命、坚守医德的“启蒙课堂”。

“生命基石”:以学科为根,厚植生命敬畏。党支部将“生命基石”理念贯穿学科建设全过程。一方面,凸显学科功能定位,通过梳理人体解剖学“从结构到功能”“从形态到临床”的知识逻辑,打造“基础—临床衔接”课程体系,《系统解剖学》先后获评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医学生筑牢专业根基。另一方面,融入生命教育内核,在解剖实验课开篇设置“遗体捐献者缅怀仪式”,组织师生默哀致敬,讲述捐献者“无言良师”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次解剖都是与生命的对话”,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植入成长基因。

image.png

“匠心育人”:以师德为魂,锤炼育人本领。“匠心”是党支部对教学品质的极致追求。支部党员教师以“工匠精神”打磨每一堂课,年已56岁的支部书记李启华教授深耕解剖教学31年,早期用微薄的工资购置多媒体设备研发课件,其主持的《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青年党员在“双师双带”培养计划下,由教授带教学技能、博士带科研思维,近3年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6项。“育人”则是不变的初心,通过“党员教师—学生”一对一学业帮扶,每年助力10-15名学业困难学生达标,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理想。

实践创新:构建“1234”体系,激活党建动能

为让品牌从“理念”落地为“行动”,党支部创新构建“1234”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锚定“一个核心”:以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始终将“培养德技双馨的医学从业者”作为核心目标,把党建要求融入教学各环节——例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挖掘“人体结构精密性”背后的科学精神、“心血管解剖”关联的临床责任等15个思政案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

聚焦“两大重点”:强队伍、促改革。一是队伍建设强根基。实施“双高人员”入党计划,近3年吸收博士教师2人入党,党员中教授、博士占比达57%。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创新开展“解剖学视角下的初心使命”主题学习,组织党员赴瑞金开展红色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二是学科改革谋突破。组建党员科研攻坚团队,围绕“心血管疾病形态学”“组织免疫”等方向开展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15篇。建设“虚拟解剖实验室”,开发3D解剖模型、VR操作课程,破解传统教学“标本稀缺、操作风险高”难题。

搭建“三大平台”:让党建“看得见、摸得着”。一是搭建“党建+教学”平台。开设“解剖学名师讲堂”,党员教师带头上示范课、开展教学研讨,近2年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二是搭建“党建+育人”平台。贯彻落实“一导双挂”制度,党员教师与学生解剖协会挂钩,连续举办十届“医生艺事”解剖绘画大赛,将医学知识与艺术创作结合,活动获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三是搭建“党建+服务”平台。在学校人体生命科学馆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师生党员金牌讲解团队,开展“探索人体奥妙”健康科普活动。该馆获评“江西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累计接待省市领导、中小学生等6万余人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image.png

健全“四项机制”:保障品牌长效发展。通过责任落实机制(明确支委分工)、考核评价机制(党建与评优评先挂钩)、协同联动机制(与临床医院、中小学共建)、经费保障机制(年均党建专项经费2万元),确保品牌建设不流于形式,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育人实效: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彰显红医担当

在“生命基石・匠心育人”品牌引领下,党支部实现了“党建强、业务兴、育人优”的良性循环。

育人成果显著,学生素养提升。医学生解剖学基础考核通过率较品牌创建前提升8%,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保持95%以上。近3年,学生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奖12项,培养出“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毕业生获用人单位“基础扎实、医德优良”的评价。

社会影响广泛,红医精神传扬。“大爱无言,感恩良师”缅怀活动被专题报道,生命科学馆的科普服务获赣州市民“家门口的医学课堂”赞誉。支部书记李启华获评“江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赣鄱先锋”,其先进事迹被深度报道,传递基层党员教师的奉献精神。

image.png

团队建设过硬,学科实力跃升。党支部所在教研室获评学校“三育人先进集体”,形成“省级教学团队+校级重点学科”的发展格局。《系统解剖学》成为省内同类院校标杆课程,团队研发的教学资源被省内外10余所医学院校采用,彰显“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示范效应。

image.png

站在新起点,党支部将持续深化“生命基石・匠心育人”党建品牌建设,深耕医学基础学科育人沃土,把支部建设成“凝聚力量的堡垒、培育良医的摇篮”,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医学新人贡献更多基层党建力量。(李启华、刘志春、黄海明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