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县第三小学:暖语架心桥 共育成长路
10月 31日下午,江西省广昌县第三小学多媒体会议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心沟通、友温度”为主题的心理委员沟通技能培训如期开展。在三级心理咨询师吴慧的带领下,学校心理委员们通过互动游戏与实操演练,解锁了高效沟通的“密码”。
培训开场,传画游戏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全程禁言的规则下,吴慧老师手中的成语,经同学们依次作画、改画,最终猜词结果与原意相差甚远。这恰如沟通漏斗的真实演绎:从 100%的初衷,到 80%的表达、60%的接收,再到 40%的理解、20%的行动,信息像细沙般层层流失。一位心理委员恍然大悟:原来我想关心同学,却被当成管闲事,是因为没做好沟通衔接!

“都怪我、你从来不听、理论上该这样”——这些话大家是不是常说?吴慧老师随后拆解了四种沟通坑:老好人藏起真实感受,炸药包爱指责他人,机器人只讲道理不谈情,打岔王总回避重点。在“我的委屈时刻分享”中,同学们匿名写下的困境——想提醒却被说找茬、想帮忙却被误会炫耀,让大家更清晰地意识到:无效沟通,往往是踩了表达的雷区。
破解之道其实很简单,就藏在“我信息”里!培训核心环节,吴慧老师推出“事实 +感受 +需求”的沟通公式。当我看到约定时间过了半小时(事实),我感到着急(感受),下次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一声(需求)——生动的示范让抽象技能变得具体。源自非暴力沟通的理念,让同学们明白:少用你的指责,多用我的表达,沟通才能少棱角、多温度。

最后的角色扮演环节,同学们分组抽取情景卡,先演绎本能掉坑的沟通,再用信息重新表达。从你怎么总抱怨,到当我听到班级里的丧气话,我会担心大家不开心,我们一起想办法好不好,细微的转变里,是沟通思维的重塑。

沟通从“心”开始,成长因“友”升温。培训落幕时,吴慧老师的话仍在耳边。手握“我信息”钥匙的心理委员们,终将成为广昌县第三小学里,传递理解与暖意的小小心桥搭建者。(广昌县第三小学余紫英、段丽萍供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