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职业的种子,收获劳动的星光 ——宜春市芦洲小学家庭教育“十百千万”助力工程之“家长进课堂”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德育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合,江西省宜春市芦洲小学特别开展家庭教育“十百千万”助力工程之“家长进课堂”活动。我们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校园,走上讲台,用亲身经历为孩子们讲述不同职业的魅力与价值,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意义,在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职业的种子。

芦芽初立:求知的双眼看劳动!
一(1)班家长:卢青《探索身体的奥秘》。白衣天使把听诊器变成探险绳,领孩子丈量心跳的“小宇宙”。“原来身体也会打卡上班!”——第一次懂得:爱自己,就是最早的劳动。
一(2)班家长:毛子诗《长大后,我想成为什么人?》。警察+程序员的“超新物种”在黑板上跑代码,童言把未来写成游戏脚本。孩子们对着空气按Ctrl+S:“保存梦想,明天继续抓坏蛋!”
一(3)班家长:李娟《绘本阅读》。蔬菜香混着书页味,故事讲完, 《西兰花先生理发店》散着劳动的芬芳,阅读成了可以咀嚼的劳动。

芦风励行:劳动化作一股劲风!
三(1)班家长:曹红《紧急救援》。宜春市急救中心第一党支部急救知识进校园。孩子们揣走“小小急救员”卡,责任在口袋里发芽。
三(2)班家长:袁清兰《魔法剪刀手》。剪刀在发梢跳舞,学生、老师秒变模特。“咔嚓”一声,少年把创意剪进未来,劳动原来可以这么飒。

三(3)班家长:盛娟 《儿童安全与卫生教育》。“七步洗手歌”魔性循环,正确洗手,让卫生劳动变成家庭合奏。
三(4)班家长:黄雅倩《爱护眼睛、守护成长》。眼球模型被拆成三瓣,孩子们给“晶状体”戴上墨镜,替器官请年假。护眼打卡表把劳动写进每日作息。
四(1)班家长:陈娜《在劳动中感受幸福》。护士职业故事与互动体验,孩子们既学到了健康知识,也深刻感受到护士工作的艰辛与奉献。每个微小的劳动瞬间都成为点亮孩子心灵的星光,诠释着“幸福源于付出”的真谛。
四(2)班家长:杨甜甜《职业启蒙润童心,劳动星光耀未来》。职业盲盒每抽一次就换一次理想,“今天烘焙师,明天火星农夫!”劳动变成一串可以切换的账号,星光在指尖轮流登录。
四(3)班家长:黄友全 《长大以后的我…》。家长化身“职业引路人”,在互动中理解每份工作的社会价值,种下尊重劳动的种子。从此刻起,他们将带着对职业的憧憬,认真学习、勇敢追梦,为未来积蓄力量!
四(4)班:李伊婧爸爸《高铁工作》。高铁劳动分服务与保障,乘务员与轨电维护各司其职,需技能与责任并重,优缺并存,共保高速安全运行。
四(5)班家长:陈艳红《自信·自立·自强》。动画小鸟失败七次仍拍翅膀,孩子写下“失败券”存进班级银行,兑换下一次尝试。自立,就是允许摔倒七次,第八次还起飞。
芦笛清声:少年把劳动吹成歌!
五(2)班家长:唐小梅《会计的奇妙世界》。资产负债表被画成披萨,收入是芝士,支出是葱花,数字也会呼吸。学生把零花钱写进人生第一份财报。
五(3)班家长:易玲《设计与生活》。家长分享鞋履设计职责,讲解鞋子如何贴合生活需求,让孩子们感受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4)班家长:黄玉红《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扫码“减量排行榜”让环保劳动成为班级热搜,保护环境从现在开始。
五(5)班家长:兰宇军《法律与人生》。法律守护劳动尊严,律师以专业捍卫平等,依法治国让每一次合法汗水都闪耀时代价值,人人诚实劳动共享法治成果。
六(3)班家长:袁锶月《健康科普小知识》。可乐里的鱼“窒息”尖叫,泡面油料在温水里现出“油脂警告”。实验报告贴进家庭冰箱,脏器宝宝也收到年假通知。
六(4)班家长:李长华《交通安全,人人有责》。“交警”进课堂,通过情景模拟与互动游戏传授交通知识。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理解规则意义,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劳动实践,真正践行“交通安全人人有责”。
六(5)班家长:卢春梅《播撒职业的种子,收获劳动的星光》。26张职业照拼成“未来银河”,孩子们在光影交织中感受不同职业的魅力。从医生到宇航员,每一份工作都是星辰般的指引,激励他们心怀热爱、脚踏实地,用劳动点亮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通过“家长进课堂”活动,孩子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心中种下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宜春市芦洲小学将继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更多创新形式,让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共同绘制更加美好的教育蓝图。(宜春市芦洲小学供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