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成功承办2025年江西省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5-11-13 16:55:47 |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真

11月8日,由赣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等承办的江西省医师协会第二届公共卫生医师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暨赣南医科大学第二届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省内外公共卫生领域的学界权威、业界翘楚和管理精英等200余人齐聚红土地,聚焦学科前沿,共话发展未来。

image.png

赣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张小康强调,公共卫生医师分会作为有效整合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凝聚广大公共卫生医师力量的重要平台,为推进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弘扬红医精神,精心打造“红医魂”党建品牌,坚持不懈用红医精神铸魂育人,为培养德技双馨、知行合一、创新进取,具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的动能。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邱伟从党建引领公卫事业发展、教改牵引公卫人才培养、管理提升医院公卫质量、专业服务区域居民健康四方面作了学会工作汇报。

在主旨报告环节,华中科技大学陈卫红教授、海南医科大学张帆教授等国内知名公共卫生专家,分别围绕环境污染与健康、“教研产赛”融合育人、新发传染病防控策略等前沿热点作了精彩分享,现场学术氛围热烈。当天下午,在分会场举行了赣南医科大学第二届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研讨会,多位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image.png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赣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红医精神铸魂育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成果。从2020年成立以来,赣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持续深化医教协同、校地联动,强化实践教学与技能锤炼,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护航人民健康与区域发展,学院实现了从蓝图规划到硕果累累的精彩蝶变,探索出地方院校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有效路径。

红医淬火:党建引领促发展

学院党委聚焦“1358”战略规划,坚持以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为引领,积极培育“红医卫士”党建子品牌,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为建成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健康保障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与人才支撑。

image.png

匠心育人:教学筑基谱新篇

学院推动不同专业间平台、课程、师资融合,构建“大卫生、大健康、大学科”“三大”育人格局。坚持“共享集体备课制”,打破专业壁垒。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预防医学专业突出“医防管融合”,创新施行“2.5+1+1.5”人才培养模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深化“管医融合”,施行“一二三”培养模式;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深化“健康+学科融合”,施行产教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培养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注重与当地食品企业深度协同,将产业需求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近五年,预防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双双入选省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学院荣获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研究生优质课程4门,立项省级教改课题22项(含教育部产学研课题2项),党员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勇夺5项一等奖。学院构建了“三阶段能力递进、三融合资源贯通、三平台联动赋能”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已成为备受瞩目的“赣医方案”,被相关媒体深度报道,在全国公卫教育领域引发关注。

科研突破:创新驱动显担当

学院构建起“育人-科研-社会服务”“三维”工作格局,组建了赣南慢性病研究、环境与健康研究、油茶与食品研发、食药资源与健康效应研究、医保大数据研究等5个研究团队,设立3所附属公共卫生中心,立足赣南地区特色资源,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推动专业、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学院建有1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市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0余项、省级课题53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西省社科成果三等奖等4项省部级奖项。学院党员获批抚州市重点“揭榜挂帅”项目《南丰蜜桔植物多糖提取》,在农林产品深加工领域助力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选江西省“十四五”一流潜力发展学科,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育人为本:红医铸魂育新人

学院党委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三联”模式,构建起以地方党建联建为纽带、以附属公共卫生中心医教研融合为支撑、以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治宣教为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引导师生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中彰显担当。立足专业特色,与地方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常态化深入开展健康管理、慢性病筛查、营养指导等“红医卫士”健康行活动。充分发挥附属赣州、章贡、于都公共卫生中心的实战平台优势,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将课堂延伸到公共卫生一线,让学生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疾病监测预警等真实场景中学习成长。

“红色蒲公英”党员志愿服务队以专业践行初心,开展健康宣教120余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服务民生,志愿服务队多次获评全省、全国优秀团队。在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宣教中贡献突出,连续三年获赣州市疾控中心表彰,助力学校荣获省级“红丝带先锋学校”称号,使“红医精神”在躬身实践中熠熠生辉。公卫学子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19项大奖,获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42项。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2025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攀升至46.38%,创历史新高;研究生考博录取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认可。师生携手深入乡村开展科技帮扶,获自然资源部致谢肯定;师生“‘方’言‘方’语讲党史”活动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总点击量突破7万次,社会美誉度持续攀升。

image.png

奋进新征程:红土之上续写华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张小康的话语坚定而深沉:“我们要大力弘扬红医精神,积极响应国家部署,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公卫学院人才培养高地,推动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办学的承诺,更是对这片红土地的深情回应。展望未来,一幅新时代的公卫长卷正在红土地上磅礴展开。学院将持续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做强“红医卫士”党建品牌,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内涵建设,打造公卫人才培养新范式,以实干为基、以创新为帆,将公卫人才培养深深镌刻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江西篇章。(赣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郑瑞军、刘金玉)